63.宣传画 (3)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梦里自知身是客!
正月十六是学校的开学日。在漆老师的协调下,县委宣传部专门有人在领导的安排下,把电话打到城关小学,为蒋梦言请了三天假。
正月十七,县委宣传部从通用机械厂抽调来的宣传画安装团队到场。在漆思源老师的指挥下,他们将已经完成的巨幅宣传画翻转到背面,油漆工人立即在画牌的背面即没有被油彩覆盖的地方涂刷油漆防水层,另一组工人则在画框四周安装角钢边条框架、在边条框架上焊接角码,为宣传画牌的街头安装做准备。
宣传画将要被安放到解放路中段的西街面上。这里本是“通江口饭店”客房楼的临街地段。饭店客房不需要在临街敞开门面,所以,县委宣传部门就在客房楼的临街面的空档位置上,建设了一段四十米长的橱窗长廊。到当下,这个橱窗长廊已经在这里存续了五六年。这面橱窗,是通江口县表彰行业英模、展示建设成就、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窗口。是通江口县最重要的文化舆论阵地。因此,这个橱窗街段,是通江口闹市街头最吸引人流连驻足的地方。
正月十八日上午,安装组决定采用人海战术,用人力抬举的方式进行画牌搬运。第一组十人,负责抬升画牌负重前行,第二组十人,分列在画牌两边,负责用镀锌钢管作为斜线支撑,顶着或者拉着画牌的上方边条,维持画牌的垂直平衡。还用两人负责在前后观察,呼喝指挥。二十多人就这样搬运着画牌,一米一米的向前挪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将两幅巨大的画牌抬运到了安装点上。
这年头新鲜事少,生活节奏慢,民众喜爱看热闹。
当声势浩大的搬运组抬着画牌上街时,人民群众就立刻前来围观。为了主街道的通畅和安装现场的安全,现场指挥的马领导立即调来警力维持秩序。
矮墩墩的派出所长梅生亮,穿着上百下蓝的警服,拿着铁皮话筒,威风凛凛地站在人群中大声地呼喝,他要求围观的人群全部退到街对面观看,不要干扰到现场的安装秩序,以免造成现场事故。
看到这般热闹的现场景象,蒋梦言脑子里闪现出《清明上河图》的精彩桥段。
那个站在近岸棚船顶上大声呼喝的“蒋鱼头”,不就是眼下站在高处,呼喝围观群众注意安全的派出所长“梅生亮”吗?
那帮站在街边围观吊装,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群众,他们站在一旁急得搔首抓耳、呐喊助威!不就是图画中趴在虹桥栏杆上指手画脚、出言支招、跟着行船老大着急上火的吃瓜一众吗?
图画中,那些正在紧张地放下桅杆,努力控制货船通过桥涵的船工水手们,不就是眼前抬着巨大的画牌,努力地维持着画牌平衡,正在用绳索捆绑画牌,准备挂上吊车的安装工人们吗?
观其细节,处在这个事件之中的所有的人都是事件的参与者。他们没有把自己置身事外,因为在他们的脸上,都有着丰富生动的表情呈现。他们或焦急、或惊讶、或紧张、或轻松!诚如戏剧舞台上正在上的演激烈冲突一般。
“艺术来源于生活”!此刻,蒋梦言对这一句至理名言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
为了偷偷地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宏大的场景,蒋梦言冒险从空间中拿出了他的“VIVO 200”,举过头顶上一阵猛拍。这么小巧的拍摄神器,在不用闪光灯补光,关掉快门音量的前提下,这个年代,不会有任何人能识破,它是来自后世的高科技产品。所以,他的拍摄动作,没有引起人群中任何人的注意。他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行走、变换着拍摄的角度,除了大场景之外,还把一些局部的细节用特写方式抓拍下来。
这些照片,将作为他随后创作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吊装》的重要素材。
他知道,三年之后的1974年,国家会在国庆期间举办全国性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这是他在空间中查获的信息。中宣布将在1973年初发出通知,全国各省将按照国展组委会的部署,组织画家提前一年完成作品创作,先在各省辖内展开预展。再将其中的优秀作品选送入京。在1974年的国庆庆典期间公开展出。
1974年的全国美展,虽然因当时***与中国美协在运动中停止了工作,但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依旧举办的十分成功。如果蒋梦言想在更大的范围内展露头角,获得突破圈层的社会认可,就必须积极参与大型活动,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全国性展览。所以他决定积极进行作品创作,争取能先参加省展,获得省内的优秀作品推荐,然后挺进这次的全国美展。
漆思源老师紧跟在马领导身边参与现场指挥。他站在轻型吊车的背后,正与吊车司机讨论吊装的方案。此刻,他没有精力顾及到他的小徒弟。他的小徒弟却正好利用这混乱的情势,完成了他重生以来最明目张胆、最肆无忌惮的“作弊”行动。
上午十一点,两块巨大的宣传画牌被吊装在宣传橱窗的现浇混凝土雨棚顶上,在电焊师傅操弄出的最后一缕焊花弧光停止之后,宣传画牌终于宣告落成。
热闹看完,围观的群众渐渐散去。工人们也开始打扫收捡。
漆老师这会儿才想起他的徒弟,四下里找寻,看到了站在对面街边百货公司门前台阶上,正在朝着他挥着手的蒋梦言。
漆老师向马领导告退,在礼节性的握手告别之后,就朝蒋梦言走来。师徒两人双手抱胸,站在一起检视着各自的作品。其间轻声交流着画面处理的过程和作画心得,讨论技法、检讨得失、他们此时的交谈,是画家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业务交流。
日到中天,师徒俩坐在百货公司门前的台阶上。虽然因为连日来加班加点地工作,神情略为疲惫,但面颊上的笑意坦然,蕴含着特别的满足与荣耀,是一种由“惓懒性的惬意感”外化出来的十分美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