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 13.及笄之礼

13.及笄之礼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赵国境内,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自相残杀的血腥之气。

自赵王石勒死后,石勒诸子不满石虎的篡权,纷纷起兵反抗。

石虎派四公子石韬、六公子石斌率军四万驻兵华阴。

334年,石虎派郭殷持节入宫,废黜石弘为海阳王,幽禁于崇训宫。

石弘缓步就车,他知晓自己大势已去,痛哭流涕:“虎不相容,先帝骨肉恐已无寸”!

群臣流泪,宫女恸哭。

西羌大都督姚弋仲称病不朝。

石虎屡次召见。

姚弋仲责问石虎篡位之举。

石虎言石弘年幼,无法治国。

335年 ,石虎登基,改元建武,迁都邺城。

郑氏封王后;

大公子石邃封太子;

二公子石宣封河间公;

三公子石鉴封义阳公;

四公子石韬封秦公;

六公子石斌封燕公;

九公子石遵封彭城公。

阿闵年纪渐长,他如愿入了军营。

此后崔安安便不能时时见到阿闵了。

阿闵也很思念阿姐,可他答应阿姐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成为赵国最英勇的将士,他便把对阿姐的思念化为训练的动力。

阿京入宫,因才华出众,成为石虎身边内侍。

而崔安安也奉郑王后之命入宫成为其贴身侍女。

石虎非常敬重国师佛图澄,下诏令其着锦衣缎服,乘坐雕花辇车,为表敬重,他命司空每日早晚需向佛图澄问安,太子、三公每五日朝见一次。

石遵与石邃为一母同胞之亲兄弟。

石邃为太子,彭城公遵常去东宫请安,当然,每每此时,他都会将阿闵带上。

可是太子邃向来瞧不起阿闵的汉奴身份,他劝说彭城公遵远离汉奴,以免有损他王子身份。

彭城公遵当然没有听太子邃的话,对待阿闵依旧如同兄长一般。

阿闵善谋略勇力过人,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一日,军中胡人嘲笑羞辱汉人为两脚羊。

阿闵气不过,领着汉军与胡人打作一团,还将几个胡人将领打伤。

胡人强烈要求以军法惩置阿闵。

彭城公遵有意护着阿闵,他试图说服阿闵向胡人将士低头认错以减轻罪责。

阿闵向来桀骜不驯,他甘愿接受军法处置,即便是死,也绝不低头认错。

阿闵被狠狠地仗责了一百军棍。

彭城公遵于心不忍,将其带回府上养伤。

“还请彭城公不要将此事告诉阿姐,我不想她担心”,阿闵恳求道。

彭城公遵无奈地看了眼阿闵,点了点头。

阿闵身上的伤日益好转,可他思念阿姐的心却更甚。

如今阿姐入宫成为郑王后侍女,再见阿姐何其艰难。

彭城公遵看出阿闵的心思,告知阿闵明日午后宫中侍女会去漳河边浣纱。

晌午的漳河,伴随着徐徐清风,碧波荡漾。

宫女们轻盈的浣纱声,天真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为这纷乱的世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阿闵躲在远处偷偷看着阿姐,他很想像从前那般在阿姐面前撒娇,可他在军中依旧只是一名毫无军功的将士,自觉无颜面见阿姐。

崔安安好似是感觉到了阿闵的存在,可回头望去却不见阿闵的身影。

“阿京,今日我在漳河边好似见到了阿闵,可他却未曾现身相见”。

回宫后,崔安安忧伤地对阿京说起今日之事。

如今在这宫城之中,也就只有阿京愿陪她诉说心事。

“阿闵好胜心强,他定是觉得自己尚未取得功绩,所以才会故意躲着”,阿京安慰。

崔安安无奈又心疼:“阿闵怎这么傻,就算他一生寂寂无名,那也是我弟弟啊”。

“安莫要担忧,阿闵他如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只要默默支持他便是”,阿京笑着安慰。

336年,燕国慕容皝讨伐慕容仁,慕容仁兵败被赐死。

赵国境内,石虎登基后荒淫奢靡,大肆修建宫室。

石虎命人造太武殿及东西二宫,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长六十五步,宽七十五步,由有纹石垒砌,殿基下设地室,置卫士五百人,美女万余,随从游猎,车驾侍奉。

337年,燕国慕容皝称燕王,立世子慕容俊为太子。

同年,石虎自称大赵天王,册立王后郑氏为天王皇后,立石邃为天王皇太子,大赦天下。

一日闲来无事,崔安安坐于屋内看书。

彭城公遵悄悄走来。

“阿遵你怎来了”?崔安安欣喜道。

“方才陪母后去邺宫寺上完香”,阿遵笑着说道。

自崔安安入宫后,与阿遵便鲜少见面,也就是阿遵来向郑王后请安之时,他们会聊上几句。

当然,那时崔安安问的最多的也就是阿闵近日可安好。

每每那时,阿遵也会不厌其烦地告知阿闵近况。

阿遵笑着从怀中掏出一精致木盒,盒中是一精美发簪。

“安安莫忘了今日可有喜事”。

崔安安诧异地望着阿遵。

“安安,你的及笄之日莫不是连自己也忘了”。

是啊,今日是她的及笄之日,她怎也忘了。

在这偌大的赵宫中也就只有阿遵能记得此等无足轻重的小事吧。

阿遵走到她身后,温柔地为她簪起了发。

“今日阿遵为我及笄,来日可否伴我白首”?崔安安玩笑问道。

崔安安心中自然知晓阿遵是羯人,而她是汉人,在羯人主宰的赵国,汉人与羯人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阿遵轻轻抚摸崔安安的脑袋:“愿得一心,白首不离”。

二人相视会心一笑。

门外的阿京看着这一幕,慌乱地将攥着发簪的手躲进袖中,悄悄离去,不让旁人发现。

崔安安的及笄之日又何止是彭城公一人记得。

阿遵请求郑王后将崔安安赐婚于他。

郑王后毫不犹豫地拒绝。

他们是羯人,自认高汉人一等,对于阿遵的婚姻,比起崔安安这个无权无势的后宫侍女,郑王后当然有更好的选择。

崔安安自然猜到是这样的结果,何况她对阿遵,应是感激之情胜于爱慕之意。

崔安安等在邺宫门口,匆忙拦住准备离宫的阿遵。

“阿遵,你莫要再为了我惹王后不悦,你能真心相待,我已很感激,不敢再奢求其他”。

“安安……”。

阿遵欲言又止,而后强颜欢笑地摸了摸崔安安的脑袋,默然离去。

望着他落寞的背影,那一刻,崔安安忽然有些心疼。

她想上前拥抱安慰他,可她只是一卑微侍女,他是高高在上的彭城公。

身份的悬殊,终是让她畏惧退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