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 16.同入晋国

16.同入晋国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北朝三世之我是崔安安!

338年,北朝再次陷入一场混战之中…

鲜卑首领段辽多次率兵侵扰燕赵边境。

燕王慕容皝请求与赵国结盟,并愿将胞弟宁远将军慕容汗送到赵国为质。

石虎十分高兴,谢绝慕容汗为质,并与慕容皝秘密约定出兵。

慕容皝此战并未按照约定与赵军会师而自取令支以北诸城,引起石虎不满。

石虎痛恨燕国的出尔反尔不守信用,遂准备出兵攻打燕国,派遣使者四处游说,招纳民众。

段辽遣使诈降。

石虎命征东将军麻秋率兵迎接。

然段辽已与慕容皝暗中勾结。

慕容皝派兵埋伏,大败麻秋。

石虎震怒,大肆建造运船,大兴屯田,强行征集马匹充作军马,准备再次进攻燕国。

阿闵年纪渐长,建功立业之心愈发强烈,他急于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望,遂请求石虎领兵出征伐燕。

崔安安捧着亲手做的蜜饯酱来到阿闵府上,却听得汉将张申与阿闵的谈话。

张申说:“董毅将军在汉人中素有威望,小将军你尚无军功,虽有父亲生前好友支持,可若是背弃冉将军与董将军的约定,定会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声,到时定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阿闵犹豫许久:“待我建功立业后定会完成先父遗愿迎娶董嫚”!

崔安安只觉得心中猛地一揪,脑子一片空白。

“原来阿闵早已有了婚约,而我却……不不不,我只是他的阿姐,而他也只是我的弟弟,我怎能有其他想法”。

崔安安悄悄离开阿闵府上。

阿闵有婚约,她该为他高兴才是,可为何会如此难过,她失魂落魄地走在街头,不觉间泪水早已打湿她的衣裳。

“安安……”,阿遵拦住了她的去路:“安安这是怎么了,喊了你许久都没反应”。

阿遵关切地看着崔安安,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泪。

一时间崔安安竟有些感动,她哽咽道:“路上风沙太大被迷了眼而已”。

阿遵笑着从崔安安手中接过蜜饯酱:“这是给我的”?

崔安安犹豫地点点头。

阿遵看见崔安安的身子略有颤抖,他关切地将身上的大氅披到她身上,送她回到邺宫门口。

此后的一段时间,崔安安常心不在焉,她努力克制自己不再去想阿闵,她告诉自己阿闵长大了,该是有自己的生活,而她,不该成为拖累阿闵的累赘。

石虎欲与晋缓和紧张的关系,亦是不想自己讨伐慕容皝之时晋军趁机兴兵北伐,遂派遣使者前往晋国与之结盟。

石遵因一直不受石虎重视,遂主动请缨作为使臣前往晋国游说,他想置之死地而后生。

即使知道此去一别,再回故国不知何时,可他更想为赵国出份力,想让父王对他刮目,他不想成为父王眼中庸碌无能之人。

郑王妃已痛失一子,如今阿遵欲前往晋国,她心中担忧不安。

当崔安安得知彭城公遵赴晋的消息之时,心中甚为难过,阿遵曾经是高高在上的贵公子,一入晋国生死难料。

听闻郑王妃劝说石虎在赵国中择一公主一同送入晋国,而崔安安作为崔氏养女,郑王妃定也会将她列在名单之中,毕竟石虎后宫的妃子们没人会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入龙潭虎穴。

果不其然,郑王妃身边侍婢前来:“安丫头,王妃寻你有事相商”。

崔安安心中已然猜到郑王妃此刻唤她的意图,与其到时陷入被动境地,倒不如自己主动请缨。

她伏跪在郑王妃跟前:“奴是崔氏养女,赵国待奴不薄,郑王妃与彭城公亦待奴诚心,奴愿随彭城公一同前往晋国”。

郑王妃心中一惊,方才还在同旁人商议如何哄骗崔安安入晋,不曾想她却主动请缨。

郑王妃满脸笑容地将崔安安扶起:“安安,我知你与彭城公感情深厚,我看着你长大,也是很舍不得,可是除了你,我不放心任何人”。

在这后宫中,郑王妃能信任的人确实不多。

那些娇生惯养的小公主们,一旦遇到危险,定是先想着如何自保,说不定到时会让彭城公陷入危险境地。

崔安安心中放不下阿闵,可她明白,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奴有一事相求,待奴走后,恳请王妃善待阿闵”,崔安安恳求郑王妃。

郑王妃点头答应:“修成侯我自是会善待于他,你大可放心”。

郑王妃遂请求石虎将崔安安收为养女,封为赵公主,随彭城公一同入晋。

阿遵担忧地望着崔安安,心疼地说道:“安安,前路险恶生死未卜,父王母妃实在不该让你陪我冒这个险,等到赵国边境,你便自行离去,莫要回头”。

崔安安故作轻松道:“即使前路艰难,我亦愿与彭城公风雨兼程,绝不后悔,只求彭城公莫要将我丢下”。

阿遵怔怔地望着崔安安温柔而坚定的眼神,他的心中甚为感动。

在旁人眼中,他就是个碌碌无为的王公贵胄,可在崔安安眼里,他就是那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人。

那一刻,他想护她一生!

邺宫内,阿京听闻崔安安被封赵公主,可他却开心不起来。

他知道石虎只是想将崔安安献给晋国,以此缓和赵晋关系,可晋国向来视赵国如仇敌,此番入晋,生死难料。

他本以为这一世可以一直这么远远地陪着他心里的那个姑娘长大,可现实为何总是这么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他终于体会到挂念一个人的感觉。

崔安安笑着安慰阿京说:“这辈子有阿京这样一个知己好友已然足矣,若我回不来了,还请阿京定要照顾好阿闵”。

阿京无奈地红着眼点点头。

翌日,细雨绵绵,天气阴沉,如同他们每个人阴郁的心情。

彭城公遵带着崔安安等一行人从邺城宫出发。

军中的阿闵听闻此事,来不及汇报便快马加鞭狂奔至邺城门外。

“阿姐”!

他因过于慌张匆忙以至不慎摔倒在地,溅了满脸污泥。

崔安安心疼地为他擦拭脸上泥污。

阿闵紧紧抱着他的阿姐,他用近乎央求的语气说:“阿姐莫走,莫要丢下阿闵一人”!

他的声音竟带着些哽咽。

崔安安强忍着泪水撇过脸,坚决地说道:“阿闵,你现在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不可以软弱流泪,阿姐希望回来之时看到的是威风凛凛顶天立地的大将军石闵”!

阿闵紧紧地抓着阿姐的手不让阿姐离去。

他又怎知此刻的阿姐,双眼已噙满泪水,这世间阿姐最不舍的便是他了。

可他们的命运在这世间如同蝼蚁一般,全由他人掌控,若是违抗,阿姐自己丢了性命也罢,阿闵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比起阿闵的前程,她的这点牺牲又算的了什么。

崔安安狠心地甩开阿闵的手,决绝道:“阿闵若是再这样儿女情长,便不再是阿姐的弟弟”!

说罢她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阿闵心痛地望着阿姐离去的背影,他气愤地锤打着地面的污泥。

他就这样在城门外呆呆地坐了一整天,他不明白阿姐为何会为了别人将他抛弃,明明阿姐答应要陪他一生。

可阿姐不能将这一切告诉阿闵,就这样让阿闵误会了也好,至少万一她回不来,阿闵也不至于太过伤心难过吧。

突然一匹失控的马车朝阿闵撞来。

马车内的两名女子惊恐不已,她是并州刺史张平嫡女张缨,此次与侍女前往邺城乃是应郑王妃之邀,郑王妃与她母亲也算是旧识。

阿闵驯服马匹后将马车送入邺城。

马车内的妙龄女子张缨见到少年将军驯马时的英勇果敢、意气风发的模样一时乱了心;她想下车道谢。

可这少年将军好似心事重重,他神情暗淡眉头紧锁,似是遇到不悦之事。

他匆匆离去,女子甚至都来不及问他姓甚名谁。

直到军中将士前来寻阿闵,阿闵这才失落地回到军营。

因为擅自离营,他遭受了军法处置,军棍打在他身,这点痛哪比得上被阿姐抛弃之痛。

阿姐要他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他便每日拼了命地训练,他不能让阿姐失望,他一定要立下战功让阿姐刮目!

张缨让侍婢多方打听才知晓少年将军是修成侯石闵,此刻的她恨不得立刻打听到关于石闵的一切信息。

宫城内,郑王妃贴身侍婢不解:“王妃何故要将卑微的汉女收为养女”?

郑王妃无奈叹气,她已经失去了最爱的大儿子,如今唯一的小儿子也前路未卜。

“我自然知晓遵儿心悦于那丫头,可我不会让唯一的儿子娶一个身份卑微无权无势的汉女,我已在赵国为遵儿物色好一位身份显赫的姑娘,想必现在已经入宫了,待遵儿回国,我便会请大王赐婚;收那丫头为养女封她公主也算是善待于她了,若是晋有意留下她,也算是她的福气,到时遵儿应当也不会怪我这个母亲吧”。

侍奴来报:“并州刺史张平嫡女已在殿外等候”。

原来郑王妃为彭城公挑选的夫人便是此女。

彭城公因庶人石邃一事受牵连被削兵权,可在这乱世之中一旦失了兵权如何自保。

并州刺史手握重兵,将来若是石家公子起了纷争,彭城公有了这倚靠,至少能保住性命。

滚滚长江水中,阿遵独站船头遥望远方,他不知前路如何,心中深感不安。

崔安安轻轻在他身后为他披上大氅,“阿遵,这长江之上寒凉露重,莫要伤风”。

阿遵心疼又无奈地望着崔安安。

崔安安紧紧握住阿闵送她的玉哨,为了阿闵,她愿意牺牲一切。

一路辛劳,阿遵与崔安安终抵达晋国内,他们顾不得休息,便径直前往太常蔡谟府邸拜见。

晋国大臣并未将赵国使臣放在眼中,他们故意避而不见,只是想给赵国一个下马威。

阿遵与崔安安只能无奈地站在外头等待。

南方的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艳阳高照,一下子却暴雨倾盆。

阿遵心疼地将崔安安紧紧护在怀中,大雨打湿了他们的衣裳。

看着崔安安冻得瑟瑟发抖的模样,阿遵甚是心疼:“安安不该陪我入晋遭受这份苦难”。

崔安安笑着宽慰道:“既来之则安之”。

许久,太常少卿崔练才姗姗来迟,告知太常蔡大人今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这便是他们晋国的待客之道,阿遵心中气愤却又无奈。

晋国为赵使准备的屋子破败不堪,也罢,能有一遮风挡雨之地已是极好。

阿遵心疼又无奈:“只是苦了安安,要陪着我受罪了”。

崔安安笑着说道:“只要有阿遵在身旁,即使粗茶淡饭片瓦遮身我也甘愿”。

阿遵怜爱地摸摸崔安安的脑袋。

此后的日子,他们常一起骑马射箭,一起欣赏日出日落,一起享受烂漫花香。

那一刻,阿遵忽然希望时光过得慢一些,让他能多些时间好好爱护眼前的姑娘。

他们有彼此相伴,生活虽然清苦却也乐在其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