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链式崩溃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逆向标价!
|倒计时7天|
海底服务器的球形空间在震颤中扭曲,紫色电弧如同垂死巨兽的神经束般抽搐。林黯的左手死死扣住主控柱的裂口,荧蓝血液顺着金属缝隙渗入核心——那是混合了白羽-7的最终催化剂。液体接触线粒体溶液的瞬间,整个舱室爆发出刺目的银光。
“你以为这玩意儿能杀死我?”谢明川的真身在培养舱内痉挛,皮肤下的荧光脉络如沸水翻涌。他的脊椎导管一根根断裂,碳化的碎屑混着线粒体溶液喷溅在玻璃舱壁上,“白羽-7不过是陆深留下的玩具……”
林黯的战术目镜疯狂闪烁:
【基因污染指数:71%】
【左臂晶化率:37%】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皮肤下的血管已凝结成荧光珊瑚状的晶体,每一次脉搏都带来冰锥刺入骨髓的剧痛。这是白羽-7与谢明川基因病毒碰撞的副作用,也是陆深埋在他血脉里的最后保险。
“是不是玩具,你马上会知道。”林黯将最后一管药剂扎入颈动脉。银光顺着晶化血管蔓延至全身,主控柱的核心骤然坍缩,谢明川的尖啸与系统警报声交织成毁灭的交响:
【线粒体桥接协议失效】
【生物舱崩溃倒计时:00:07:00】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冰层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妖异的淡紫色。叶昭的登山镐凿开最后一块冻土,老鬼提供的坐标分毫不差——二十年前的暗河实验室入口,如今已被改造成谢明川的“新人类”培育基地。
“辐射值超标700%,这地方比切尔诺贝利还脏。”老鬼的机械义眼从通讯器弹出全息投影,“建议你穿两层防护服……如果不想肝脏长在脊椎上的话。”
叶昭没有理会他的冷笑。她的战术目镜锁定实验室最深层的冷冻库,那里有谢明川最后的底牌——根据林黯从海底传回的情报,三百个“完美克隆体”正在解冻。
然而当她踹开合金门时,呼吸几乎停滞。
成排的冷冻舱在紫外灯下泛着幽蓝光泽,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具躯体。那些面孔如此熟悉:高颧骨、薄唇、左眼下的泪痣……全是她自己。
“叶昭克隆系,第7代。”谢明川的虚拟投影从天花板垂下,青铜耳环的逆向旋转与冷冻舱的启动声同步,“用国际刑警首席的基因做培养基,是不是很讽刺?”
叶昭的配枪在掌心发烫。七天前在曼谷总部,上司将枪口抵住她后颈的画面突然闪回——“杀了他,或者陪他下地狱。”而现在,地狱就在眼前。
“你的本体早在‘7·7案’时就死了。”谢明川的投影抚摸最近的冷冻舱,“现在的你,不过是第3代克隆体……哦,我忘了植入那段记忆。”
海底服务器的爆炸冲击波横扫暹罗湾。林黯在混沌中抓住七号女孩的衣领,两人被气浪掀入逃生舱。舱门闭合的刹那,他看见主控柱的核心化作银色漩涡,谢明川的碳化躯干在其中分崩离析。
“同步率归零!”系统的电子音带着诡异的欢快。然而监控画面突然闪烁——在服务器彻底湮灭前的0.7秒,一段加密信号冲破防火墙:
【Unknown-0号协议激活】
【意识上传坐标:北斗七星同步轨道舱】
林黯的晶化左臂重重砸在控制台上。他早该想到,谢明川怎么可能把意识只存在海底服务器?那些卫星光柱、孤儿院地窖的冷冻舱、甚至叶昭的克隆体……全是分散风险的“备份”。
“白鸽永不坠地……”他喃喃重复周小棠消散前的遗言,视网膜突然刷新警报。基因污染已突破表皮层,晶化脉络如荆棘般向心脏蔓延。
逃生舱的通讯器在此刻炸响。叶昭的影像裹挟着冰川寒气强行切入:“我在喜马拉雅实验室……发现我的克隆体。需要你争取七分钟——”
她的声音被爆炸声吞没。画面中的实验室正在崩塌,无数个“叶昭”从破碎的冷冻舱爬出,她们手持激光切割器,瞳孔泛着谢明川特有的灰白色。
“老鬼给的纳米炸弹……”真叶昭的身影在硝烟中翻滚,将一个金属圆筒插入主控台,“会把这鬼地方和卫星信号站一起炸上天!”
海底逃生舱内,七号女孩突然抽搐。她的乌鸦胎记迸裂,血珠在失重环境下凝成诡异的球体。“他在改写我的基因链……”女孩的指甲深陷林黯手腕,“快切断我和神经云的连接!”
林黯的匕首毫不犹豫地刺入她锁骨下方。荧蓝血液与暗红液体交融的刹那,逃生舱的屏幕突然播放出一段古老监控——二十年前的暗河实验室,陆深正在将某种发光古菌注入自己的脊椎。七号女孩突然看见记忆幻象:二十年前,陆深将注满深海古菌的针剂刺入她的脊椎。那些荧蓝微生物并非病毒,而是携带基因修复指令的古老共生体。
“你才是真正的抗体。”谢明川当年的冷笑此刻有了新的含义。
“线粒体的真相……”林黯的瞳孔收缩。那些古菌的DNA结构,与他血液中的环状编码完全一致。
喜马拉雅实验室的倒计时归零。叶昭看着纳米炸弹的蓝光吞没克隆体军团,突然想起吊坠里陆深的血书:“人性高于算法。”而此刻,她的选择是扑向最近的克隆体,用身体堵住对方枪口——
爆炸的强光同时照亮海底与冰川。
七十二小时后,林黯在暹罗湾的医疗船上苏醒。他的左臂已完全晶化,皮肤下流动的不再是血液,而是某种荧光液体。七号女孩蜷缩在隔壁病床,乌鸦胎记被绷带包裹,哼着变调的《第七夜摇篮曲》。
“叶昭……”他刚开口就被老鬼打断。
“尸骨无存,但留了这个给你。”机械义眼扔来一枚焦黑的芯片,表面刻着北斗七星,“她从实验室主控台抠下来的。”
林黯将芯片插入终端。模糊的监控画面中,谢明川的生物舱在崩塌前0.3s射出一道量子光束,目标直指近地轨道。而当镜头拉远时,某个熟悉的坐标在角落闪烁:
北纬7°7′7″,东经97°7′7″
与卫星网络共振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