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读读www.yydudu.cc

字:
关灯 护眼
歪歪读读 > 文朝大闲人 > 第250章 马周上朝

第250章 马周上朝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文朝大闲人!

七月二十六日,距离第二批大军出征仅二十日的时间,长安城第二横街上,就有一万多将士凯旋而归,满城百姓莫不欢欣鼓舞。

浩浩荡荡的队列里,只有一百名西乡军的队伍,抬着一副上等棺木,在欢迎过程中引起了一些骚动,毕竟这是大人物才有的待遇。

秦珏亲自来接的棺,更是让长安城百姓暗中猜测,绝大多数的想法就是西乡伯李逸出师不利,在人生第一场战役中阵亡了。

同样在这一天傍晚,幽州刺史府、幽州报社、河北道刀卫的信鸽全部飞入长安城,分别落在尚书省、御监司和长安报社。

文侨和武克明并没有连夜入宫面圣,反而是急匆匆的赶到长安报社,想要阻止报社,暂时不能发布信息,却遇上一身黑衣,臂缠白布的张大。

“两位回去吧!河北道和关内道报纸,已经将幽州王家和崔家勾结外族的消息发出,两位现在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张大人误会了,我们只是不想长安这边过早发布,李逸灭了王家满门,又当街砍了崔耿的脑袋,这事太大,我们需要时间准备!”

文侨虽然疑惑张大的打扮,但还是先道明来意后,再继续问道:“张大人这是…?”

张大叹道:“秦府有故人离去,刚吊唁过来,秦珏的意思是,李逸这一次不会怕麻烦,他秦珏也一样,明日早朝他自会去!”

文武二人明白了,张大是特意来拦人的,秦珏这一次怕是要和士族争锋到底了,只不过李逸做的太绝,能承受士族的怒火吗?

文朝确切来说还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这种观念在官员和百姓心里早已根深蒂固。

李逸在没有皇命的前提下,直接灭了幽州王家,更是当街斩杀崔家嫡子崔耿,如果士族不将他打倒,那以后身份制就成了笑话,士族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武克明拉了一把要说话的文侨,低声道:“张大人,此事御监司准备如何处理?刑部可否在调查时一同参与?”

张大肃声道:“这件事御监司必会一查到底,不管牵涉到谁,都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至于刑部会否参与,等明日由皇上定夺!”

武克明听完只是一拱手,就转身离去,文侨同样拱手道别,转身追上武克明问道:“此事牵涉太大,说不定会波及皇族,除了张大这种孤臣,所有人避之不及,你为何还要参与?”

“你我去秦府吊唁,会缠白布吗?”武克明没有回答,而是忽然问道。

文侨摇了摇头,“自然不会,哪怕秦珏去世,我们也不用缠挽布,只有家眷和情同手足之人才会缠。”

武克明又道:“我大概知道死的是谁了,也明白张大人为什么要在臂上缠布,你当年认识张大人的时间比较晚,不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

文侨嗯了一声,好奇道:“张大人不是皇上曾经的家将吗?还有什么身份?”

武克明轻叹道:“这个身份不好说,不过我们之前不是聊过,李逸的年龄,太巧了!”

答非所问的话语换成别人或许不明白,但文侨听完之后,脑中飞速转了一圈,眉间立刻出现了川字,“所以你的意思是,这是皇上和士族的交锋,我们要选择?”

武克明无奈的笑了一下,“有的选吗?”

文侨也是无奈,有的选吗?自己二人虽已位极人臣,但都不是名门之后,没了皇上的重用,他们就和普通学子一样没了地位,这种情况还用得着选吗?

两人借着傍晚最后的微光,出坊后各自回家,谁也没去提入宫面圣的事。

翌日清晨,卯时刚至,一群四五品官员到宣政殿外时,发现秦珏居然第一个站在殿外,今天的他浑身散发着威势,特别是手中拿着金锏,看上去杀意凛然。

随后三品以上的官员才陆续过来,同样对秦珏的到来和装扮十分诧异,带金锏上殿是秦珏的特权,但他这还是第一次真的带上。

一个时辰的朝会始终中规中矩,秦珏一直站在武官前列默不作声,李济期间问询过两句,他也只是拱手说了声无事。

昨日秦珏迎棺的事很多人知道,李济也吩咐德公公去了一趟秦府打探,然而到了秦府不见棺木,德公公只能一脸茫然的回宫复命。

李济这两日的心情极好,李靖的捷报早在三天前传回长安,昨日先回朝的前军也带回了颉利,只等各部琐事论完之后,就可将颉利带上殿来,向天下人扳回自己的颜面,为此,他还特意宣了报社总社长马周在殿外等候。

“众卿今日可还有事上奏?如若无事,朕便和大家商议一下东突厥的处理,如今东突厥已灭,颉利就在殿外,众卿可以各抒己见!”

心情好,开口就是众卿了,李济继续说道:“还有长安报的社长马周,也一同喊进来,这次大胜的喜讯和东突厥处置,应该让天下人共知!”

殿内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与赞美的声音,大多是些文朝威武、皇上英明之类的恭维,而马周和几个禁卫押着的颉利在德公公的宣声下,同时走进殿内。

马周第一次上殿,没有正式官身的他只需躬身施礼,而颉利则是被禁卫按跪在殿中,不过他也没有反抗,满脸的颓败疲惫之色。

李济挥了挥手,尽显宽怀大度之气,“颉利好歹是东突厥的大可汗,怎可让他跪着说话,松绑无妨!”

禁卫领命松开颉利,颉利单掌拍胸行礼,低头说了一句:“谢过文皇陛下!”这才站起身来,脸色却没有丝毫转变,仿佛一只斗败的公鸡。

“文朝将士都是朴实之人,颉利可汗一路从碛口而来,想必是路途上没人照顾,在长安休养几日就好,众卿不妨说说,朕该给颉利可汗安排到何处休息?”

李济这话看似客气,实则是提醒颉利注意自己的身份,老老实实的,或许有个好的安置,要是冷着脸惹文朝君臣不高兴,去大牢也是可以的。

卫玄成此刻理所应当的站了出来,不管是礼部尚书或是谏官之首的身份,都应该由他来给出提议。

“皇上,臣认为我文朝乃是礼仪之邦,无论东突厥是否泯灭,颉利终究曾是一国之主,应当给予他足够的体面,如此才能彰显我朝和皇上的胸襟气度!”

李济点点头,高坐龙榻之上威严的说道:“卫卿言之有理,那便赐颉利一个闲散官职,再赐其府宅一座奴仆数名,在长安休养,众卿觉得如何?”

这本就是个没有异议的决定,既给足了皇上面子和名声,又不会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众人当然不会反对。

然而就在群臣即将赞同的时候,颉利旁边的马周忽然朗声开口了。

“皇上,草民有话要说,恳请皇上先看过今日的报纸再做定夺,以免被人愚弄,寒了天下百姓和所有将士的心!”

马周的声音清朗且后劲十足,余音在殿内环绕几圈,听得文武百官俱是一愣,这才注意到马周入殿之后,手中一直捧着报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