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分析剧情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书之男主好像有那大病!
当务之急是得赶在她被发现不会作画之前把哥哥救出来。
可哥哥会被关在哪里呢,天牢吗?
上次她与东方执玄提哥哥时,东方执玄就异常过激,好像恨不得人杀之而后快。
会把人就这么简单关到天牢里吗?
还有关键人物慕止宴,上次真香公主带人杀到山上时就没见到他,应该是跑路了,自带主角光环自然不会死。
但人却很莫名其妙的失忆了,剧本里那个时候他就应该是在皇宫里跟东方执玄相爱相杀,结果现在都还不知道人在哪流浪呢,导致剧情完全没法往下发展。
还有那位本应该被册封的皇后也不晓得现在在哪里玩耍呢。
这剧情简直都乱成一坨毛线了。
现在更是没了阿宝,她连一个共同分析的人都没有了。
不得已,她只好将这期间发生的事情从头开始捋一遍。
首先,是她在无意中干扰了主线,导致两个男主没能按照剧中的情节发展,再有就是就是苏卫的提前死亡。
而东方执玄也承认是他做的,不难猜是为了远在边疆的苏武将军手上的兵权。
后来,她误以为东方执玄是别人安插在她身边的探子就要处死,还是月儿将他放走了。
此时离赵太监逼宫还剩十五天之久,按理来说是有足够的时间让东方执玄攻城的。
但东方执玄却因为某种原因推迟了攻城的时间,导致赵太监逼宫成功,而慕止宴又顶替了苏卫的戏份,结果一家子人全军覆没。
她也因此错过了回去的时机。
细细一想,慕老侯爷手中的兵权到最后便宜的还是东方执玄。
难道说,真是东方执玄为了兵权撺掇的?
可先前两人势同水火,慕止宴怎么会轻易听信他的话,况且就算他脑子短路了,那慕老侯爷怎么可能也脑子短路,在众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当这个出头鸟,还只动用了自家的私兵,最后十万兵马全数进了别人的口袋。
在她死后的那几天里,慕侯府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慕老侯爷带着一大家子去找死。
还有,哥哥作为剧中人物却也成了变数,不仅逃脱了既定的结局,还成了东方执玄牵制她的筹码。
安囡囡忽然灵光一闪,有个大胆的猜测在她脑中形成。
如果说是东方执玄对她另有所图呢,所以才会救下她,还派北澧的医师照顾她,好巧不巧,就在她逃出他控制的第二天,他就攻城了,破的还是南城门。
抛出掉其他因数,就好像是知道她会从南门逃走一样。
更是为了后面能够牵制住她,所以一开始就暗中保下她哥哥的命。
可为什么是哥哥。
就算是换成月儿或者舅舅姑姑也一样能够牵制住她。
如果不是,东方执玄又怎么可能允许哥哥活到现在,千方百计将她抓回来就为了睡她?给她一个昭仪的名头然后她困在这皇宫之中直至老死?
男主应该没有这种恶趣味吧。
如果是,那他的这盘棋下得也太长了吧,就好像未卜先知一样,从她被囚禁开始再到现在又被抓回来,将所有的会发生的事情都预料到了。
可她身上到底哪一点让东方执玄觉得另有所图,值得兜这么大一圈,甚至出卖掉媳妇。
还有,刚才锁心跟她讲那三位妃子的个人信息时,她总觉得和东方执玄不单单是给自己招几个小老婆,而看中的是她们背后的势力。
虽然她从未涉足过朝政,但是她涉足过上京城所有的俊男靓女,且过目不忘。
她记得那个叫姜蔓儿的相貌不算太出挑,但发育到位!
小小年纪身材就玲珑有致,惹人浮想联翩,可惜脾气太火爆,仗着有个监察院有个当官的爹心高气傲的不得了,而最开始她那个爹在御史台只是个小小的御册史,也是这几年攀上赵太监才跟开了挂似地一路官运亨通。
原剧本里,姜御史是东方执玄的人,是他安在赵太监身边的一枚棋子,也是东方执玄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可惜姜御史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他的忠心只换来了主子的猜忌,最后也成了一颗弃棋,安的什么罪名她一时想不起了,反正最后全族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纪汐月这个名字她没什么印象,但原剧本里在那场屠杀中唯一在东方执玄刀下活下来的只有禁卫军的少将,也是姓纪,叫什么纪舟晚。
他也是东方执玄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在东方执玄的暗中帮助下,从一个小小的禁卫军守将慢慢熬成禁卫军少将,再到后来被封为神威将军,掌管神威营。
林嫣这个人她印象比较深刻,生得冷艳,妥妥一朵高岭之花,要不是性情高傲鲜少露面,第一美人的称呼怎么可能落到孙白莲的头上。
可就是这样一朵高岭之花竟然喜欢上了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还搞到了一起,好巧不巧还给她撞见了。
似乎是宫中举办的一次盛宴中,她第一次见到了这朵高岭之花,顿时就起了色心,差人几经打探之后才得知了她的身份,然后蹲了好几天的点,才终于蹲到她从府里出来,便带着人偷偷跟在人家后面。
本以为能来一场甜蜜的相遇,没想到高岭之花的马车一路驶到了郊外的一处偏僻小山庄里,外面还有人把手着。
出于好奇她让月儿将人支开,自己则偷摸进到里屋,没想到竟看到不可描述的一幕,惊得她三观都碎了。
当然,他们要自家内部消化,她只是没话讲的,只是惋惜这好好的一朵高岭之花被人摘了。
最后她险些被发现,还好她溜得快。
而她的父亲更是位传奇人物,从一个小小的县丞一路拜到丞相的位置,暗中自然少不了东方执玄的相助,膝下一子更是成了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
这个丞相当的可谓是风光无量啊,在朝堂上文有赵太监撑腰,武有儿子的助力,腰板挺得直直的,跟禹王那一派党羽叫板起来凶得不得了。
可是最后还不是落得个诛九族的下场。
最是薄情帝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