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七章 姜家倒台
歪歪读读 www.yydudu.com,最快更新穿书之男主好像有那大病!
贤妃深呼一口气要从床上爬起来,她瞧着她身体虚弱的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的样子,便赶忙起身将她扶住。
贤妃看着站在不远处的东方执玄,就着她的手跪了下去,面容虽憔悴却意外的镇定。
“陛下,臣妾要状告冷宫姜氏,蛮横娇纵仗着母家的势力一手遮天随意打压妃嫔宫人,曾经更用巫蛊之术害娴妃,后因宫人们随口的闲话而肆意戕害宫人,对臣妾更是屡屡侮辱,臣妾恳请陛下,赐死姜氏!”
说着,贤妃侧过脸望向她,满含歉意说道“何妹妹,我对不起你,先前你进宫那会儿,姜氏见不得你好便让人在你的宫外下了恶咒人偶,才导致何妹妹你如今身体虚弱的原因,这件事情宛如是我心中的一根刺,但是那时的姜氏贵为贵妃,我哪里能反抗得了她,只能将这些话埋于心底,可我步步退让,那姜氏竟害我至此,与我便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还有,自姜氏在禁足之后,后宫中频频出现宫女太监自戕行为,那都是姜氏暗里找人杀害他们的,只因宫人们私底下随意的一两句闲话传到她的耳朵里变成了催命符,姜氏将她在夜宴上出丑的事情都怪罪到看守储盈库二十几名太监身上,怪他们没有看守好她的舞衣,暗里便叫人下毒全毒死了,她怕被人发现,便指使臣妾去做,陛下,臣妾有罪甘愿受罚,但是姜氏才是那个罪魁祸首啊!”
说完,贤妃又将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安囡囡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这还是那个温顺娴雅的贤妃吗?
看来不能生孩子这件事对她的打击真的是大,连性情都变了。
不过…她说的娴妃好像是她唉。
啧,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她见那单薄的身体随时都有可能晕过去,便想着将人扶起来,可贤妃也是倔起来了,怎么也不肯起,无奈,她向东方执玄投去一个眼神。
东方执玄这才走上前将人扶起来,安慰道:“错不在你,先起来,你身子还没好全,赶紧回床上躺着吧,这件事朕自会给你一个交代。”
贤妃眼中两滴泪珠恰到好处落下,惹人怜爱,语调婉转:“臣妾多谢陛下。”
贤妃是起来了,却不急着躺会床上,而是又将目光放在她的身上,她赶紧附和道:“这件事不是你的错,姐姐也是受姜氏威迫而已,我不会怪姐姐的。”
把她害成这样的罪魁祸首就站在她身边呢,要是扎小人有用的话她一定叫人扎上个百八十个全摆在未央宫的门口。
见她真的毫不在意,贤妃这才躺回了床上。
午后,她手里边磨着墨边看着东方执玄将把赐死姜蔓儿的诏书写好盖上金章交给李总管送出去。
此诏一出,宫中算是炸开了锅,众人都觉得姜蔓儿的好日子到头了,但这个时候她反倒不觉得了。
这道诏书出得太快了,做不到连根拔起,还会打草惊蛇。
果然,诏书是下午送出去的,大臣们是晚上到的。
以姜御史为首的一众大臣纷纷跪在紫宸殿外为姜蔓儿求情,还有那道半路被截胡给送回来诏书。
东方执玄自是怒不可遏地任由大臣们跪着,但那道诏书却是送不出了。
大臣们跪在紫宸殿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似乎是东方执玄不收回成命他们就绝不罢休。
紫宸殿的大门也关了三天三夜,这似乎陷入了一场僵局。
这件事仅在一夜之间就在前朝和后宫中掀起轩然大波,众人纷纷猜想,到底是大臣们先起来还是紫宸殿的门先打开,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是后者,毕竟帝王倚仗臣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众人不禁感慨能有如此强大的母家,那姜氏不仅不会死还有可能会复宠再现以往的风光。
但众人不知道的是,正是大臣们这么不要命的一跪才是姜家和姜蔓儿真正的的催命符,东方执玄不会打无准备的仗,这道圣旨竟然写下了就收不回来了。
而要处死姜蔓儿的事情传得满宫皆知,但一向要保姜蔓儿的林嫣都没加入到这庞大的求情队伍中,可见她也觉得姜蔓儿没救了。
帝王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顺从帝王的大臣可活。
反对帝王的大臣不可活。
眼见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姜家该倒台了。
她怕贤妃听到这个消息会想不开,便派人去她宫里守着,好在贤妃还算是冷静,听到这个消息只是难受了几日便又恢复如常了。
这样的僵局维持到第五天,转折出现了。
西洲八百里急报直直送到了紫宸殿外,这份急报上写明了在前几个的修筑水坝的工程上姜御史和其他几位大臣是如何贪污纳税,欺压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只因强权逼人那些反对的声音无可奈何的被通通打压了下去。
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远传到了西洲,得知害死妻儿的罪魁祸首还未死的消息,世子爷那还坐得住连忙叫人去收集了姜御史的小辫子快马加鞭的送到了上京。
安囡囡这才明白,原来东方执玄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份西洲来的导火索啊,这让她更加确信了除夕夜的那场鸿门宴就是东方执玄自导自演的。
看到急报的东方执玄自然是发了大火,命刑部彻查此事,接下来的几天内又接连的扯出了结党营私,贪污纳垢,欺压百姓,欺君罔上,僭越等等罗列出了二十几条的罪证,有所关联的官员高达几百名,上到一品大臣,下到九品芝麻官儿无一例外全部被连根拔起,连条狗都不给留。
东方执玄一边冷静听着刑部递上来的报告,一边不慌不忙的下下好几道旨意抓人,那些跪在外面的大臣也省了回家的路程,直接被抓着去大狱继续跪着了。
抄家,斩首,流放,贬黜等等的一系列罪名一落下,声势浩大的抓捕行动持续了数十天,被连累的亲人族人更是奇多,一之间哀鸿遍野的求饶声便传进了皇宫中,搞得前朝那些幸存的大臣们每天都扶着自己头顶上的朱砂帽小心谨慎的在帝王脚下讨生活。